历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传。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、赓续红色血脉,永远把伟大的建党精神继承下去、发扬光大!回望过往历程,眺望前方征途,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,用党的光荣传统和神传承重优良作风坚定信念、凝聚力量,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启迪智慧,继往开来,开拓前行。开展党员活动,感受那股涌动的红色力量!
党员介绍
王博洋,2022年进入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习;曾获得2022-2023年三好学生、优秀学员,2023-2024年优秀学生干部,先进个人2023-2024年校内奖学金,国家励志奖学金,2024年12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。
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简介
基本概况
地理位置: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光复北路5号,地处伪满皇宫旧址东部。建筑规模:占地面积2.6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06万平方米,建筑结构为地下一层、地上三层。
开馆时间:2006年9月18日落成开馆,自2009年起长年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。
建筑风格
建筑风格与伪满皇宫总体风貌相一致,建筑形体突出起伏韵律,墙体高低错落。在统一的大屋顶下,墙面合理设计不同贴砖,屋顶青瓦与花岗岩贴面,增强了建筑的凝重感,彰显出与伪满皇宫的文化底蕴。
心得体会
作为一名党员,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烈的追思,我走进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,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。这座承载着东北十四年血泪抗争史的专题纪念馆,以详实的史料、生动的展陈和沉浸式的体验,让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精神与革命意志,更坚定了赓续红色血脉、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。
参观中,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。展馆以翔实的史料证明,正是党的领导和全民族的团结,才铸就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例如,“三下江南战役”的史料展示,体现了党领导下军民一心的战略智慧。而陈列馆创新推出的《长春日知录》融媒体出版物和AR技术互动,则让我看到红色教育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,让历史“可触可感”,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。
此次参观让我深刻反思:作为党员,如何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?陈列馆中“勿忘九一八”的十二国语言警示墙,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、居安思危。而基层党员干部在参观后的感言——“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”,更让我意识到,立足岗位、服务群众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落脚点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,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。它让我深刻领悟到:红色记忆是民族的精神根脉,而赓续这一血脉,需要每一位党员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,在实干担当中践行初心。正如展馆中镌刻的“珍爱和平”千纸鹤所象征的愿景,我们唯有以史为鉴、奋发图强,才能不负先烈热血,书写新时代的华章。
学生党员 王博洋